城配货运放宽吨位,中集车辆轻量化新能源产品迎来新机遇
2021年初,城配车辆产品公安部发布《关于优化和改进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工作的货运化新指导意见》,鼓励城市根据配送需求适当放宽限行吨位,放宽不再进一步细分限行吨位。吨位2022年,中集公安部下发《关于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的轻量通知》,对货车进城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,迎新延长允许货车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机遇时间。 随着政策的城配车辆产品不断推进,一方面表明相关部门对于放宽货车通行吨位限制的货运化新决心,另一方面,放宽也对未来货运行业、吨位物流行业的中集发展释放利好信号。作为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的轻量(301039.SZ/ 1839.HK),面对不断升级的迎新利好政策与城配货运吨位的放宽,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,其符合市场需求及政策规定的新能源、轻量化城配车产品预期迎来发展新机遇。 放宽通行吨位限制不断升级,中集车辆轻量化产品打开新市场 由于疫情反复,货物运输需求减少,蓝牌新规落地等原因对轻卡行业造成了短期扰动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2年1-9月,中国轻型卡车销量达到123.65万辆,同比下降24.1%。 10月26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第十次全国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》,其中明确提出,延长允许货车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时间,放宽通行吨位限制。目前,全国已经有多个地区试点对车长不超过6米、总质量不超过8吨的中型厢式、封闭式货车赋予与轻型货车同等通行权。 这一项政策是近年来在城市限行领域的重大突破。相较之前,国内大多数城市在限行方面,除了蓝牌标准外,一般还会规定载质量,常见的是限行载质量1.5吨以上的货车。但由于城市限行政策和实际市场需求存在矛盾,蓝牌轻卡超载导致“百吨王”、厂家违规生产“大吨小标”的现象屡见不鲜。 放宽通行吨位限制能有效化解蓝牌轻卡运输供需矛盾,但规范货车的空车质量,才是避免“大吨小标”、超载的一记“杀手锏”。将违规车辆淘汰出这一市场,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给合规车辆留下了新的市场空间。 作为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,中集车辆近年来在推动轻量化、合规化产品方面动作频频。轻量化,即在保证车辆的品质和合规的前提下,给车主提供更多的装载余量。 由于运量直接与收益相关,在政策规定下将会有更多的车主选择轻量化车辆,并且重卡/牵引车的新能源化也将倒逼货运单位加大对轻量化车辆的采购力度。因此,轻量化车辆产品或将是未来货运车辆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,中集车辆的轻量化产品也将占领市场C位。 在2021年,中集车辆重磅推出“太字节”品牌,专注于冷藏厢体和干货厢体的生产与销售,目标直指市场增速最快、同时也是超载“重灾区”的蓝牌轻卡。“太字节”产品主要用于城市生鲜食品配送及城市物流配送,是中集车辆适应国家最新法规要求和行业态势变化,通过高端制造体系推动城市物流配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。 新能源物流车放宽路权,中集车辆新能源产品迎来新契机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第十次全国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》中,不仅放宽对货车通行吨位的限制,而且对新能源配送货车扩大了通行范围、延长通行时间,进一步便利物流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。 随着“双碳”战略及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推进,货运车新能源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。尤其是在其路权不断放开的大背景下,新能源物流车正在逐渐崛起,或成为物流运输的新宠。中集车辆新能源产品也迎来发展契机。 根据最新终端上牌数据显示,2022年1-10月新能源物流车整体(微客/轻客/微卡/轻卡)共计上险168,073台,同比增长69.1%,其增长势头强劲。中集车辆积极推进新能源产品研发与创新,推动道路运输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,助力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实现。 其中,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以及冷藏厢式车方面,针对当前冷链物流逐步走进氢能时代,中集车辆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联合主机厂开发轻量化新能源冷藏车,旗下太字节业务集团也是积极提升产能布局,辐射全国冷链核心市场,扩大在城市冷藏配送厢体和干货城配厢体的业务发展,新能源产品销量更是在年内实现翻倍。 中集车辆太字节KG氢能源冷藏车:以氢燃料电池车辆为载体,搭配在国道冷藏车技术基础上开发的高强度高性能冷藏箱,具备高强度、高性能的冷藏效果,拥有超强的温度适应性、高热效率以及安全经济等多方面优势。 2022年前三季度,中集车辆太字节业务集团聚焦战略客户,发力新能源领域,推出太字节KG氢能源冷藏车厢体等产品。其中,新能源产品销量增长100%,极大缓解了当前国内疫情、蓝牌新规等带来压力。 在“双碳”战略的引领下,中集车辆将持续提升产品模块技术与研发的投入,在轻量化、专业化、智能化与新能源领域积极研发与布局,助力中国物流运输的高质量发展。并且,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,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,构建新一代智慧产业生态。
- 最近发表
-
- 沪深交易所: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,坚持从严审核
- 工行人事变动,涉北京、安徽、甘肃、河南、西藏等分行及总行公司金融业务部、内审局
- 通过“暗网”非法倒卖个人信息!北京一男子获刑3年
-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新浪财经达成战略合作
- 工银瑞信基金10月经济数据点评:疫情和出口压制经济 消费与地产有望向上修复
- 邮储银行2021年业绩:净利润761.7亿元 同比增18.65% 每10股派2.474元
- 大自然药业宣布与Lian-Ou Health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
- 央行: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增强前瞻性、精准性、自主性
- 应对干旱,美西部城市为节水开始拔除绿化草坪
- 11家险企已向东航遇难家属赔付1485万元,东航获预付赔款1.16亿元
- 随机阅读
-
- 中国联通涨停带火中字头 中国交建等多股涨停
- 小鹏汽车,双腿打绊
- 新华保险李源:个险渠道队伍数量稳定在40万左右,预计二季度推出“优计划”
- 研究机构:过去10年全球太阳能和风能年均增速20% 占发电总量已超一成
- 搭上新能源快车,这个赛道站上“风口”
- 建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:计划现金分红0.364元/股,相信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会继续选择建行
-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委员、副主任唐连蒙接受审查调查
- 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长举行会谈
-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,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
- 英特尔CEO去年的薪水总额为1.786亿美元 为普通员工的1711倍
- 小麦苗情转化持续向好 河南一、二类苗已近九成
- 物价飙升带来生活成本危机 英国家庭非必需品消费骤减
- 茅台酒11月21日销售已破千亿,连续两年成为千亿级酒类超级大单品
- 外媒:除了美国 加拿大也从俄乌冲突中大渔其利
- 上海、天津、甘肃副书记调整,济南市委书记市长换人
- 订单回流是短暂繁荣?从业者眼中的针织外贸业:前路多荆棘,求存需定力
- 上市生猪养殖企业10月销售额同比增长99%
- 《黑龙江省“十四五”生物经济发展规划》出台 真金白银扶持企业
- 滥用自主创新概念正在伤害中国科技创新
- 俄乌冲突爆发后首次中俄外长会谈释放什么信号?专家:两国“背靠背”关系没改变
- 搜索
-